 春節過后,氯化銨市場遭遇自2012年以后又一次“暴跌”,據悉全國主要地區氯化銨自2014年1月份市場報價干銨由600元/噸左右跌至550元/噸左右,濕銨由500元/噸左右跌至450元/噸左右,個別地區氯化銨實際成交跌破400元/噸。臨近一個月的需求空檔期,加上春節期間上游聯堿企業的正常生產積累了較多的庫存。氯化銨市場的持續低迷,大致由以下因素造成。
一、宏觀方面,利好有限。據統計,2008年開始除2010年鐵路運費沒有漲價,每年農用化肥鐵路都有13%以上的漲幅,因各地區運輸方式的不同,整體來看節后鐵路運費上調并沒有給氯化銨市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人民幣貶值對對出口影響甚微,國際需求低迷,短期難有放量。
二、企業高開工率,庫存積壓過多。氯化銨屬聯堿企業生產的副產物,春節期間聯堿企業大多正常生產,氯化銨企業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等導致庫存積壓過多,企業以處理庫存為主,致使氯化銨市場價格一再下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氯化銨企業的平均開工率維持6成左右,部分企業因市場價格跌至成本線,被迫停車檢修。部分企業受氯化銨市場不景氣和庫存較高的拖累導致純堿價格被迫下行。
三、春耕市場啟動之際,終端需求拉動有限。據不完全統計,湖北地區全省化肥需求預計500萬噸,農業化肥儲備350萬噸左右。江蘇地區全省化肥需求約150萬噸,蘇農集團落實50萬余噸。陜西全省需求約100萬噸,社會儲備約60萬噸。到2月底,湖南地區全省農業化肥儲備超130萬噸,供大于求矛盾明顯。其他地區前期備貨基本滿足農業需求。整體來看,目前春耕市場需求對氯化銨市場并無明顯拉動,氯化銨市場持續橫盤整理。
四、高氮肥尿素價格下行,對氯化銨形成一定的替代。尿素作為氮肥里面的龍頭老大,春耕到來之際不增反跌。據悉山東實際成交1500元/噸左右,目前山東盡力挺挺價為主。兩河地區主流報價多數降至1500元/噸。山西地區目前多一單一議,實際成交1480-1490元/噸。從需求來看,高氮肥和BB肥仍然是復合肥的主流發展趨勢,尿素價格的下行和其對氯化銨的替代作用,無疑對低迷的氯化銨市場“雪上加霜”。后期尿素一旦持穩,氯化銨企業也會相應調整。
目前氯化銨市場交投氣氛低迷,場內成交有限。綜合來看,氯化銨市場受以上利空因素沖擊,短線回暖無望。
|